为进一步了解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的现状,扎实抓好高三新一轮复习和高一高二教学工作,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,努力实现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的新跨越。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近期开展“教育科研进校园活动”,并将活动的第一站放在了襄阳二十四中。10月13日上午8:00至下午18:00,在襄阳市教育局教科室李茂炽主任、李斌副主任的带领下,高中科学科(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历史、地理、体育、美术)教研员到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教学视导,教研员分别进入课堂听课、评课、与科任教师交流,检查教学常规以及新课改实施情况,并对视导工作进行了反馈,对我校常规教学、教科研、新高考和高考备考等工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。
语文教研员徐国政听张娟老师的课
语文教研员徐国政评张娟老师、王娜老师的课
数学教研员郭仁俊听冯樊老师的课
英语教研员吴襄华听魏红老师的课
英语教研员吴襄华评王樊老师的课
物理教研员贾旭辉听王顺江老师的课
生物教研员梁德远听刘丹老师的课
生物教研员梁德远评刘丹老师的课
市教科室副主任李斌、校长许祖祥听薛晶晶老师的课
高中科科长、历史教研员石雄斌评何英、熊自勇老师的课
地理教研员牟芬听赵芳松老师的课
地理教研员牟芬评赵芳松老师的课
体育教研员申郁林指导我校体育教学工作
美术教研员杨雪灿指导我校美术教学工作
当天下午3点半,教学视导反馈会在党员活动室召开。参与会议的有市教科室主任李茂炽、各学科教研员、我校校长许祖祥、副校长席凌云、教务处主任、各年级主任、各学科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。会议由四个部分组成:
首先,各学科教研员就上午听课、评课的情况进行反馈。语文教研员徐国政听了张娟老师、王娜老师的课。他建议语文老师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,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。
数学教研员郭仁俊听了任颖君老师、冯樊老师的课。他建议数学老师认真研究课本,少一点对数学思想和理念的灌输,而要重视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,注重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。
英语教研员吴襄华听了魏红老师、王樊老师的课。她对高一新教材教学和高三备考给出了建议。她说到:高一英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,放弃碎片化教学,注重各个课堂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,并将课堂还给学生,给学生展示的空间。高三英语教师要研究山东卷,加大阅读和作文的教学。
物理教研员贾旭辉听了王顺江老师的课。他结合我校物理教学实际,认为物理老师应该因材施教,找到学生能力的增长点。他还强调高三一轮复习要着眼新高考的要求,强烈建议老师们研究新高考全国一卷、二卷,并将其作为参考,进而把握难度,对物理教学进行取舍,创造教师、学生双方都愉快的复习。
生物教研员梁德远听了刘丹老师的课。他建议生物老师找准高考命题新动向,并将人文关怀、劳动观点、社会责任、家国情怀贯穿到教学过程中。对于高三生物备考,他指出一轮复习站位要高,梳理要全面、要准确、要简洁;在保证一轮复习进度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。
高中科科长、历史教研员石雄斌听了何英老师、熊自勇老师的课。他建议历史老师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,对于新教材中的缺陷要及时、恰当地进行弥补。同时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,并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和落实。
地理教研员牟芬听了赵芳松老师、徐家群老师的课。她肯定了我校的地理教学,认为地理老师教学理念先进、前卫,在认真研究解读新课标。她也指出新课标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,提倡地理老师紧扣新课标,对于不同需求的考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。
会议的第二部分由市教科室副主任、化学教研员李斌对我校常规教学、教科研、新高考和高考备考等工作进行具体反馈。按照市教育局要求,我校针对视导内容积极准备各种材料。他肯定了我校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,认为“校园处处是文化”;大力赞赏了我校科研课题工作取得的成绩,高度评价了我校的“四优”奖励机制。同时,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校在高考奖励方案、集智备课、教研活动等方面要加大力度,思考科学的考核办法,让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服务于课堂教学。最后他从新课标、新课改、劳动教育、实验教学、精准培优补弱等九个方面对我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。
会议的第三部分由教科室主任李茂炽发言。他认为此次视导活动的目的达到了,对于我校来讲意义重大。将全市高中视导活动的第一站放在二十四中,是考虑到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。对于文化质量亟待提高的二十四中,此次视导活动是一场及时雨。同时他表明襄阳基础教育领先,但对各个高中的考核都是“从入口看出口”,鼓励我校教师及时把握新高考变革和方向,及时了解高考录取基本政策,努力实现教师为主导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,最终形成我校艺术大旗不倒、体育、文理齐发展的壮阔局面。
最后,我校许祖祥校长对此次视导活动做总结。首先,许校长对莅临视导工作的教科室主任、各学科教研员表达感谢,他们的指导意见必定会极大地鼓励和鞭策我校的教学教研、学生管理、教师发展、学校发展等方面。同时,要求与会的教务处主任、各年级主任,各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直面视导工作反映出来的问题,不躲避、不掩盖,做事讲实效、不做虚功。相信在我校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的教学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。